曹国伟的二次创业,为什么如今成了互联网红灯区?( 三 )

按照正常逻辑来讲 , 一家平台如果能够依靠正当的品牌广告盈利 , 一定是不愿意接受“土味广告”投放甚至被黑五类广告惹一身腥的 。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 , 让这款国民级的“二次创业”App在信息流广告上发展不顺 , 甚至因为不当广告成为了互联网红灯区?

封闭的水军小队之下 , 微博真的“懂得”用户吗?

首先可以提出的假设是 , 微博平台在开放性的表面之下 , 实际是很封闭的 。

在微博的社交性逐渐走弱时 , 微博重新树立起了一种KOL生态——大V发言 , 粉丝评论、点赞、转发 。 最终大V成为一个个“队长” , 而大V的粉丝们组成了一个个“小队” 。 微博用户对于大V人格魅力的追随 , 是大于对自身兴趣标签的追随的 。

举例来讲 , 在今日头条中 , 算法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用户浏览了一片历史类的文章 , 说明用户对历史类内容感兴趣 , 因此可以推荐相关内容并完善用户画像 。 但对于微博用户来说 , 虽然微博平台一直致力于将大V的类别进行细分 , 但想为一篇文章打下标签很容易 , 可一个人却无法被标签概括 , 而一条140字的博文 , 又因为信息量有限而无法进行标签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