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网络虚假房源还得治( 三 )

虚假泛滥诱因多

房屋租赁市场存在虚假房源信息等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巨大的租房市场需求给房屋租赁行业带来极大利润空间。相关报告显示,流动人口及高校毕业生为当前住房租赁市场主要需求群体。2015年至2017年间,中国年均流动人口达2.46亿,主要流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及沿海地区。

互联网房屋租赁平台没有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默许或纵容虚假信息发布等侵犯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也是导致这一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有从业人士向采访人员透露,之前一些互联网房屋租赁平台发布信息不需要经过严格审查,不提供房产证照片等也可发布租房信息。信息发布缺乏相关审查和准入机制,缺乏惩戒措施,让租房信息真假难辨。单勇认为:“一些平台企业没有尽到管理责任,必须加强平台自律。”

行业内部无序竞争也是虚假信息存在的重要原因。北京市民韩女士告诉本报采访人员:“有些中介人员缺乏行业自律精神。我之前有一套房想出租,联系了小区旁边的一家中介机构。后来房子租出去以后,我发现还一直在网上挂着,处于未出租状态。”在具体操作上,对于一些房屋租赁中介来说,他们也有难言之隐。一名房地产中介表示:“每个中介手中都有好出手的房源,也有不容易租出去的房。我们肯定要优先出手那些不好租的。”单勇认为,要具体分析从业人员的收入结构,“房屋租赁行业的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低、流动性大,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主要依靠提成的收入结构给他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竞争压力,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也就难以避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