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到底有什么力量?这或许是一个意外之喜!(11)

03

一条需要无比耐心的路

毋庸讳言,中国公益的成长也难免遭遇丑闻与质疑。

2016年,一篇《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网文刷屏。这篇父亲感念女儿得白血病的 性情文字,一时间引得全国网民慷慨解囊,捐款很快超过两百万元。

事后证明,尽管女儿的病情真实,但文章本身涉嫌部分隐瞒,主动参与网络营销。最终,全民关爱变成全民声讨,所有捐款被原路退回。

这是一件值得深思的公益事件。

一方面,它证明了社会互助的强大基础,证明了中国人对公益的接受程度,也再次证明了互联网科技的有效性,甚至还显示了互联网公益的透明、监督与纠错能力。

但另一方面,它也提出了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公益的制度完善必须提速,中国也许无法承受另一个“郭美美事件”。

制度和文化层面的改变永远是最难的,比数字的增长难得多。

说起西方人的慈善观,绕不开熏陶了两千多年的“富罪文化”。拥有财富却不奉献就会被认为是“有罪”。别管有没有逻辑,这种文化理念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深入人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