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到底有什么力量?这或许是一个意外之喜!( 八 )

2011年春节,微博大V掀起一场“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的公益接力。网友们碎片化的、非专业的行动,引发了全社会对儿童救助的关注。

2014年夏天,关注渐冻症的“冰桶挑战”传入本土,再次刷新中国人对公益的认识。原来做公益可以很快乐,不必流血流泪流汗,不必一本正经、一脸严肃。统计显示,中国版“冰桶挑战”的参与者有90%为年轻人,宣示“公益新生代”的崛起。

2015年秋天,腾讯公益发起“99公益日”,依托微信和QQ的社交流量和支付工具,把捐赠变得简单有趣。腾讯公益平台公众筹款,达到第一个1亿用了近5年,第二个1亿用了19个月,第三个1亿用了7个月,第四个1亿只用了3个月。

运动捐步、一起捐、公益打榜……依托互联网科技,腾讯公益首创了众多“玩法”,把公益渗透到各种生活场景;日捐、月捐、零钱捐、一对一捐等,让捐赠方式有了更多选择。

短短十余年,公益已经成为国内互联网平台的“标配”,而“人人公益”也成了世界瞩目的中国现象。截至2019年5月,仅腾讯公益平台的捐款人次就超过2.3亿,微信运动捐步人次接近10亿,近万个公益组织活跃在腾讯公益的平台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