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能赋能制造,曾经的「小目标」实现了吗?( 二 )

随着人们对于产品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款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环节,所包含的数据量较之此前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相应地,这也同时意味着产线以及生产设备内部需要处理的数据以及信息量同样会有所提升。

用智能赋能制造,曾经的「小目标」实现了吗?

而面对未来数量庞大的信息流,单纯凭借人工操作的方式,将很难高效且精准的完成,这就要求设备在自动化的基础上变得更加聪明。智能制造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借助人工智能的能力,可以大幅简化工人的工作流程,让生产更加高效的同时,也能大幅降低产品不良率。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毫无疑问,智能制造将会重塑产业格局,并且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不少国家都提出了相应的战略规划,比如德国的工业 4.0,美国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日本的工业价值链以及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 2025。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提到,「推进智能制造,能够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于提高制造业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培育经济增长新能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