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等都在布局“私域流量” 它到底能火多久?( 二 )

事实上,业内至今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相对“公域流量”而言,“私域流量”字面意思即“自己可以掌控的私人流量”。新榜运营总监张恒认为,私域流量的主要特点有三个:属自己所有、可免费触达、可反复使用。

由此可见,私域可以诞生在微信生态下的群、公众号里,也可以成长在微博、小红书这类平台上。在流量红利见顶、公域流量成本上升的同时,一批商家和平台已经先行捕捉到了私域流量的红利。

借助淘宝直播搭建私域流量的张大奕,如今已经成为“淘宝第一网红”,一场两小时的直播就可以为其淘宝店带来几千万成交额,去年双十一其店铺销售额更是在28分钟内破亿,让人叹为观止。

通过私域流量成长起来的社交电商拼多多、云集也成功上市,还将私域流量汇聚成了自己的公域流量,转而反哺商家;帮助商家搭建“私域流量”的SaaS服务商有赞一年前也登陆港交所,现今市值约70亿港元。

2019年上半年,私域流量的概念猛然走红,这个领域甚至逐渐变得拥挤,红利被快速挤压,关于私域流量红利期何时消失的担忧也挥之不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