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在开源芯片领域找到突破口?RISC-V 会是一个绝佳机会!( 四 )

而 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相对于复杂指令而言,不仅在指令读取方面简单 25%,在速度和功耗上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今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便是 RISC-V。对此,戴伟民博士向大家展示了 RISC-V(以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979 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的 David Patterson 教授提出了 RISC 的概念;

·2010 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研究团队推出 RISC-V 指令集;

·2014 年,正式发布第一版用户手册;2015 年,RISC-V 基金会成立,吸引了全世界 150 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加入;

·2016 年,RISC-V 成为印度的事实国家指令集,同时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等国家也开始全国推行;

·2018 年,RISC-V 在中国逐步商业化;

·2018 年 9 月 20 日,中国 RISC-V 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他表示,中国实际上基本上所有类型的 CPU 都有了,但是敏锐度还是比较滞后,而要想在未来掌握 CPU 发展的主动权,需要实现四个层次——自主、可控、繁荣和创新,而 RISC-V 所具有的特性恰恰就能实现这四个层次,符合人工智能异构计算的发展需要,因而也为中国在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