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在开源芯片领域找到突破口?RISC-V 会是一个绝佳机会!( 五 )

在这样的背景下,前有中国 RISC-V 产业联盟于 2018 年 10 月正式成立,聚焦了 100 多家会员单位;后有清华和伯克利携手在 6 月 12 日成立 RISC-V 国际开源实验室(RISC International Open Source,RIOS),将瞄准世界 CPU 产业战略发展新方向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需求,聚焦于 RISC-V 开源指令集 CPU 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建设以深圳为根节点的 RISC-V 全球创新网络,并最终推动全球 RISC-V 技术的工业化进程和软硬件生态建设。

紧接着,由本次论坛的主持人包云岗研究员带来《The Four Steps to Open-Source Chip Ecosystem》的主题演讲。他基于自身转向 RISC-V 研究的经历和经验,分享了自己对于开源芯片领域的一些思考以及如何构建开源芯片生态的观点。

中国如何在开源芯片领域找到突破口?RISC-V 会是一个绝佳机会!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包云岗

包云岗研究员首先分享了他之所以走向开源芯片这一研究领域的背景:2012 年开始,为了验证关于改进芯片体系结构的一个想法——标签化体系结构,所在团队一开始在 Sparc T1 上进行了尝试,但是没有成功验证该想法;半年后,经过探索终于在 MicroBlaze 上验证了想法,但是无法实现开源和流片;因而最终转向 RSIC-V ,并最终推出了「标签化 RISC-V」。而在这个过程中,包云岗研究员在包括 RISC-V 在内的开源芯片领域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有很多思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