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在开源芯片领域找到突破口?RISC-V 会是一个绝佳机会!( 六 )

他指出,对于软件开发而言,开源一方面能够降低创新门槛,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研究者的自主可控能力。然而芯片开发则与软件开发完全不同,其面临着开发门槛非常高,只有少部分大公司才能负担得起,成为创新的巨大阻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开源芯片领域现在也面临非常严重的「死锁」现象:企业不愿意进行投入来开源→只能购买高价芯片→通过长时间的验证来降低风险→反过来又增加了投入→更加不愿意投入。因此,降低芯片开发的门槛,意义重大。

而如何将成本降下来呢?包云岗研究员指出了三个机会:第一,贝尔定律依旧存在,IOT 这一新兴产业正在崛起,带来了新的需求:定制化、更小的尺寸、更低功耗和成本、新的编程模式,同时在制造工艺更加灵活;第二,摩尔定律的终结带来了机会,芯片工艺成本,尤其是成熟工艺正在指数级下降,而摩尔定律的终结也意味着成熟工艺的生命周期也会变长,成本也不断下降,带带来巨大价值;第三,黄金时代正在来临,当开源软件、硬件,新语言,新应用以及云融合在一起后,就会产生很多新的化学反应。

又如何朝着开源芯片生态发展呢?对此,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有四个步骤:第一步是 ISA、IP 和 Soc 实现开源;第二步是构建语言和 EDA 的工具链;第三步是降低验证和仿真的门槛;第四步是具备适配的软件和编译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