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 新加坡小贩中心( 二 )
新加坡小贩中心始建于1971年,运营和管理均由政府主导。目的是在为居民提供服务和为小贩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解决因城市人口和小贩数量不断增多带来的卫生条件差、市容脏乱、摊点杂乱无序蔓延、道路堵塞和占据人行道经营等问题。小贩中心建成后,政府给小贩发放正式营业执照,并陆续把小贩迁入小贩中心出租的摊位,取缔街头非法小贩。1986年,政府完成了小贩中心建设计划后停止建造新的小贩中心。2001年,为进一步改善用餐环境和卫生条件,新加坡政府拨出4.2亿新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专款实施小贩中心翻新计划。直至2011年政府宣布在未来10年再兴建10个小贩中心,首选地点以新的组屋区为主。2018年底,政府宣布到2027年前,再建20个小贩中心。
近年来,新加坡小贩中心在软硬件不断改善升级的同时,饮食品种也日趋多样化、国际化。在传统华人美食肉骨茶、潮州粥,印度羊肉汤、米暹,马来西亚沙嗲肉串、炒面等基础上,为适应新加坡人和外来游客的需求,小贩们开始经营中国的麻辣香锅、日韩料理等,西餐摊位也比比皆是。与此同时,传统美食得到改良,增加了许多新菜品。星洲炒蟹、咖喱鱼头、海鲜烧烤等美食也渐成招牌。小贩中心最值得称道的是,除了提供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各色食品外,不同族群、不同宗教的饮食可以一起呈现,来自不同族群和宗教的食客虽然各有饮食禁忌或民族文化差异,却都能接纳对方在同一个小贩中心用餐,同时在行为上还能照顾,促进了多元文化融合。新加坡小贩中心与政府组屋一样是新加坡的特殊产物,代表着兴旺的平民文化,象征着人人平等。
推荐阅读
- 突发!Google Play下架600款应用,中国、新加坡和印度首当其冲
- 新加坡部署红外测温产品iThermo,硬件简易还是AI的
- 英男子新加坡开会后传染三国11人,来自多国的109人与会!
- 回收旧手机换不锈钢脸盆划算吗?小贩道出其中猫腻,小心上当!
- Bella Fang做客耳朵财经,详述新加坡WBF交易所的流量运营之道
- 中国建的马六甲皇京港,让新加坡紧张了
- 区块链:蚂蚁金服、Grab、雷蛇纷纷入局,新加坡数字银行竞赛升级
- "独角兽"扎堆新加坡,Shopee、Lazada们究竟看见了怎样的未来?
- 苹果公司CEO库克访问新加坡:编程是创造科技世界的中坚力量
- 新加坡共享滑板车Neuron完成1850万美元A轮融资丨东南亚创投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