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革命精神的视觉史诗(逐梦70年)( 三 )

史实艺境的紧密关联

广义上的“历史画”及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应符合三个前提条件:其一是“史实”的客观叙事;其二是“史境”的艺术表现;其三是“史识”的价值判断。历史题材绘画的“史实”借“史境”的叙述而生动完满,继而向观者传达“史识”价值的建构。这既需要艺术家对于历史事件有宏观和感性的把握,又需其在具体的创作中进行跨越时空的艺术转换与情节设定,通过作品来展现艺术与历史的双重真实。

在表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美术创作中,董希文油画《开国大典》成为几代人心中的经典视觉意象,并在造型艺术语言层面树立了油画民族化的风格典范。钟涵油画《延河边上》描绘了宁静壮阔的陕北黄土高原上,革命领袖与平凡民众并肩而行的背影,这一场景也成为几代人对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老百姓军民一心的温润记忆,油画家艾中信曾撰文评价这幅作品“深入挖掘了毛主席和革命群众之间的血肉关系这一主题思想的最重要之点”。而石鲁中国画《转战陕北》中对于毛泽东形象的诗意描绘和“以一当十”的叙事手法,更为典型地展现了中国画以形写神与含蓄写意的表现传统,及其在现代情境中的融汇与延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