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革命精神的视觉史诗(逐梦70年)( 四 )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题性雕塑作品中,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以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精神的艺术表现手法,构建了一阕深沉壮阔的视觉交响史诗。除了对于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宏观叙事,新中国主题性雕塑创作还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如在群雕《收租院》创作过程中,四川美院主创团队拜访了民间艺人“蔡泥人”,并从城隍庙、罗汉堂雕塑中汲取传统雕塑在人物性格表现方面的经验。而雕塑家潘鹤名作《艰苦岁月》,则突破与超越了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容易陷入概念化、形式化的误区,以富于感染力的人物造型和情节塑造,展现了艰苦岁月中红军战士苦中作乐的达观精神与美好浪漫的生命活力。

造型艺术的语汇锤炼、历史叙事的视角聚焦,以及举重若轻的艺术意匠,使新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在革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强化了艺术本体和人文精神的表达,将艺术家的个体感怀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纽系在一起。

风格观念的重要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表现民族集体记忆和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仍然不乏时代佳作,在创作手法、形式风格与题材内容上的多元化拓展,呈现出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艺术新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