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网综里的中国音乐( 三 )

30年后,当音乐网综如火如荼,特别是《乐队的夏天》有意无意贴上独立音乐、摇滚复兴的标签时,很多人觉得这会让曾经的传奇再现风采,也可以让有才华的年轻人不被潮流吞噬,这种反差就像是电影《老炮》的情景,表情复杂的吴亦凡和崔健的《花房姑娘》被粗暴的组合起来,强行勾勒着两代人的疏离和对立。

但“死”了20年的中国独立音乐能在今天精致的商业范式中复活吗?会带给我们新时代的崔健、魔岩三杰、黑豹和唐朝吗?

不管怎样,老牌音乐人的作用都不大。

像朋克、重金属这种闪瞎路人的名词很容易打开话题,而踩雷的概率也很大,乔杉问马东,什么是朋克?节目组“朋克是年轻人喜欢的一种生活状态”的解释虽然天雷滚滚,也属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但老炮们肯定不喜欢。

如果《乐队的夏天》放任这些人与张亚东玩老友记,在那里感叹“唯一变了的就是我们老了”,用泪奔金句撩拨老粉的少年情,那这个节目就没有半点大众消费价值。

“抱负越大,包袱越大,弘扬乐队文化,不是我们的目的”,制作方米未在构思《乐队的夏天》这档节目时,对这一点早就想清楚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