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上市夭折 百威英博失利的背后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赴港上市夭折 百威英博失利的背后 来源:北京商报

赴港上市夭折 百威英博失利的背后

7月13日,全球最大啤酒公司百威英博发表声明表示,已决定不再推进其旗下子公司百威亚太子在中国香港的IPO计划。据悉,百威英博此举原因在于现行市场情况等因素,同时公司将评估各种提高股东价值的选项,优化业务和驱动长期增长,并严守财务纪律。在距离百威亚太招股一周后,沸沸扬扬的最大IPO在港上市之战,终于暂告一段落。截至发稿前,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就此事采访百威英博,但未取得联系。近期,通过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走访市场调查发现,在最大IPO停摆的背后,隐藏着百威几大难言之隐。

隐忧一:“贪吃蛇”遭遇钱紧尴尬

赴港上市夭折 百威英博失利的背后

纵观近几年的收购市场,百威以数量取胜,成为唯一“赢家”。而在众多收购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2016年百威英博斥6791亿元巨资收购SAB米勒,从而垄断了全球1/3的啤酒市场。除此之外,百威还在国外市场先后收购了澳洲网上零售商、韩国精酿酒厂、蓝妹啤酒等;在中国市场,百威与哈尔滨牵手后,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使其尝到甜头,并陆续收购了哈啤、雪津、双鹿、金陵、三泰、牡丹江等一些列国产啤酒品牌。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表列有商誉132亿美元,占总资产的51%,其无形资产为44亿美元,占总资产1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