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262个城市,该如何摆脱这个诅咒?( 五 )

张磊介绍,截至目前,69个资源枯竭城市已累计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近1800亿元,年度转移支付规模从最初的8亿多元增长到目前超过200亿元。针对独立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的发展困难,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逐年增大。

张磊进一步介绍,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

70%的资源枯竭城市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累计改造2亿平方米,惠及近750万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4.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7倍,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历史遗留的就业、社保等问题基本解决。

资源枯竭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开采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主导资源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10年前下降了一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50%,产业结构由一业独大逐步转向多元支撑。

根据国家规划目标,到2020年,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格局基本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