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水塔”清水永流( 六 )

旦珍文秀介绍,昂赛乡全乡都被划入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全乡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新型牧区垃圾处理机制处理垃圾,管护员突出对乡村干道、居民聚居点开展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和治理。“他们每15天集中巡护一次,且每天都要对自己负责环境区内的山、水、林、草、湖开展巡护工作。乡里还特别成立了马队和摩托车队,更方便管护员到不通路的地方进行巡护。”

昂赛乡热情村54岁的牧民乐尕于2016年6月份加入生态管护员队伍,戴上了印有“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的红色袖章。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徒步巡视山林,守护家乡的生态环境。

自2015年以来,杂多县政府还联合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建立昂赛工作站,开展包括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反盗猎巡护、国家公园管护员培训及自然体验等项目,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各界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公园试点成立以来,越来越多的牧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其效果正逐步显现。”长江源园区管委会综合部部长罗松战德介绍,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共有1.7万多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