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产品路上摸爬滚打的故事( 六 )

整理自己的想法,验证执行逻辑;更清晰地交付给开发、UI等部门同事,让他们明白我们要表达的意思。那明白了WHY,反问一下自己用白纸黑字不也可以表达吗?

对,同样是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所以也间接说明工具只是产品思维跟底层逻辑的表达载体,最重要的是在这功能触发时流程是否顺畅,所有可能发生的异常情景是否已经齐全,是否已经跟开发交代好异常情况的处理?

就好比如:当我们在进行电商购物的时候,用户添加商品到购物车时,客户端是否检测到用户是否已经处于登陆状态?如果处于登陆状态,那购物车可容纳的数量是否又有封顶限制?用户将商品添加到购物车时,库存系统中存量是否降低,还是等用户提交订单才进行库存量扣除?如果用户提交订单时库存量减少,那用户迟迟不付款时库存系统又应该怎样变化呢等等?

所以,在通往一个出色的PM路上,最重要的是产品思维,而不是对工具的使用情况,当然有杰出的工具使用能力确实能够事半功倍,只是对于一个新人而言,它的需求优先级并不是最高的~

之后的其他内容,这里有不赘述了,而以上也是我通过系统的学习才掌握到的产品方法论,之前的认知都是停留于一个空洞的感性认识。12周的深入学习,让我系统掌握了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以及明确自身的定位。也因为这次学习,让我获得了产品经理实习生的面试机会,面试过程中也让我明确自己要努力的方向,自己的未来还需要再继续沉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