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陷语音监听风波 AI泄露隐私?( 三 )

但是,这些智能音箱、语音助手等产品,在生活中的介入越来越多。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也相应增大,也引发了用户的担忧。比如智能语音助手可以帮助用户支付账单、获取银行账户信息。甚至许多智能语音助手,还能够根据消费者的历史购物记录,提供新产品推荐和建议。

一名AI语音行业资深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认为,谷歌的行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窃听,窃听是指在非唤醒状态下还在监听录音。“服务商应该是帮谷歌做标注,比如我如何去识别你的口音,怎么知道你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个是需要人去标注出来的。只要谷歌保证数据脱敏,以及服务商遵守隐私协议,不把录音泄露出去,从法律上是不存在问题的。人脸识别也是一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人标注,告诉机器这张照片是什么,那AI是无法工作的。”

立法亟待落实

随着AI语音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发展,智能音箱、语音助手服务等已经成为主流的应用。

据Canalys发布的2019年一季度全球智能音箱产品统计报告显示,2019年一季度全球智能音箱产品出货量,相比2018年一季度增长了131.4%达到2070万台,全球智能音箱安装量将自2018年的1.14亿台上升到2019年的2.079亿台,同比增长82.4%,中国内地将成为今年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