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米装上“低镉”武器( 二 )

OsCd1:可影响水稻中镉积累量的蛋白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打赢这场保卫战,首先要知道水稻是怎样将镉积累到籽粒中的。为鉴定籽粒镉积累相关基因,中科院植物所的何振艳团队将不同品种水稻的基因型和籽粒镉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水稻3号染色体鉴定到一个参与镉转运的主要协助转运蛋白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成员——OsCd1。

OsCd1是一个主要在水稻根的质膜上表达的镉转运蛋白,这个蛋白可通过调控水稻对镉的吸收效率进而影响籽粒中镉的积累量。

“形似而神不似”:OsCd1对籼稻和粳稻的镉转运能力不同

在我国,籼(xiān)稻和粳(jīng)稻是最常见的两个亚种。

籼稻的米粒淀粉粘性较弱,胀性较大,谷粒狭长,颖毛短稀,叶绿、色较淡,叶面多茸毛,耐肥性较弱,叶片弯长,株型较松散,并有耐湿、耐热、耐强光、易落粒和对稻瘟病抵抗性较强等特征特性。

粳稻的米粒淀粉粘性较强,胀性较小,谷粒短圆,颖毛长密,叶绿、色较浓,叶面较光滑,耐肥性较强,叶片短直,株型紧凑,并有耐寒、耐弱光、不易落粒和对稻瘟病抵抗性较弱等特征特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