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子制造业简史:曾与美国同台竞技 又为何被日本钳住咽喉?( 九 )

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政府制定了“半导体工业育成计划”,加强对集成电路产业技术的研发。由于得到政府的直接刺激和承诺,三星、现代和金星舍都宣布大举参与超大规模集成技术水平的大规模芯片生产,尤其是类似 DRAM 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内存芯片生产,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巨大机会。

以三星为例,1983年,三星在京畿道器兴地区建成首个芯片厂,并成功大批量量产64K DRAM,其设计技术从美光公司获得,加工工艺来自夏普,并取得了夏普“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的许可协议,正式进入全球芯片市场的竞争。

韩国电子制造业简史:曾与美国同台竞技 又为何被日本钳住咽喉?

图7/14

但生不逢时。三星刚推出64K DRAM,内存价格就暴跌,从每片4美元雪崩至每片30美分,而三星的成本是每片1.3美元,换句话说,每生产1片就亏损1美元。

1986也是个多事之秋。“到2000年韩国要变为一个先进的信息国家”,这是政府新的经济发展计划,计算机、软件、半导体、通信都是桌上的筹码。这一年,三星累计亏损3亿美元,股权资本全部亏空,第二年,李秉喆去世,直到他闭眼的那一刻,也没能见到三星半导体盈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