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长征故事 见证信仰力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六 )

讲好长征故事

前后守望、互相砥砺,才能与历史共鸣、与现实对话

“采访人员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行程已半,本报采访人员在后人难忘的回忆里追寻岁月的痕迹,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重温跋涉的艰辛,用优良作风和优秀作品告慰革命先烈。

“追寻红色足迹,讲述长征故事,说易也易,说难也难。”采访人员颜珂感慨。易在哪?长征史料丰富,可歌可泣的素材太多,沉下来,走进去,常有震撼,常有感动。难在哪?参加或见证过那段历史的老人,多已故去,第一手素材不多,细节日渐模糊,如何再现历史温度、引发读者共鸣,是个挑战。

颜珂来到长征出发地之一的福建长汀县采访,这里既有“红旗漫卷”的荣光,也有“残阳如血”的悲壮。松毛岭一战,苏区军民用生命与时间赛跑,为红军主力转移赢得宝贵时间。留守苏区的革命者,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不屈不挠。死亡面前,他们大义凛然,无怨无悔。在深入采访挖掘后,颜珂采用以实带虚的写法,以信仰为主线,努力找寻坚守者的故事。

“从留守苏区的红24师,到英勇就义的瞿秋白、何叔衡,他们在革命遭遇低潮时永不放弃的态度,不正是对信仰最真实可感的诠释?”由他主笔的《信仰之花永不凋零》一文刊发后,备受读者赞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