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长征故事 见证信仰力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七 )

采访中,采访人员盛玉雷在聆听动人故事的同时,更注重挖掘背后的意蕴。在他看来,一张发黄的烈士证下挂着孙女的奖状,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条蜿蜒的红军小道,今天已是脱贫致富的大路,这是一种力量的重现;孩童齐声唱响红歌、老人义务做起讲解员,这是一种基因的延续……

“讲述长征的故事,需要联系前后的逻辑。比如,红色家庭展的一本留言簿,其实就是观察了解当地红色记忆的一个窗口;长征亲历者在和平年代的言行,其实就是对红军风貌、纪律作风以及长征精神的最佳诠释。”盛玉雷说,前后守望、互相砥砺,才能与历史共鸣、与现实对话。

动人的故事先要“动己”,而叩开心扉的往往是细节。打动采访人员林小溪的感人细节,“是广东仁化县城口镇的一只红军碗,80多年过去,包碗的红布已碎,瓷碗仍完好无损;是一曲《当红军歌》,广东南雄市油山镇大塘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入学听老师唱,现在孩子们又唱给更多人听……”在林小溪看来,历史的洪流总在细节之处留痕,好故事的回音总在细微之处飘荡。

在采访行进到粤北南雄市乌迳镇新田村时,林小溪遇到了李梅德老人,他曾目睹红军长征入粤第一仗胜利后的场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