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有家“汪味馆”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高邮有家“汪味馆”

高邮有家“汪味馆”

《水乡赖此救荒》

汪曾祺绘

在高邮“汪味馆”吃饭,饭后每人送了一小瓶纯手工制作的“咸菜茨菰”。茨菰切得薄薄的,与咸菜同炒,带回来用它就粥,别有一番滋味。

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中写道:“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菰片,那就是咸菜茨菰汤。”汪先生19岁离开家乡,几十年没有吃到过家乡的茨菰,汪先生写作风格一贯平实,可是在这篇散文中,还是忍不住抒发了一下: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我想念家乡的雪。

如今这个在高邮极其寻常的食物,却因为汪曾祺的文字,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走出高邮,走进了许多读者心中。

在高邮,汪曾祺这只“活鱼”(汪先生曾说自己是只“活鱼”),被“烹制”成各种味道的“美食”:汪曾祺故居、汪曾祺纪念馆、汪曾祺书房……连酒店的大堂、房间,都摆放着汪曾祺的照片和书籍。在他的纪念馆,将汪曾祺的菜单列了一大块展板,分为淮扬和京味两大类,达60多个品种。因此开一家酒店,做“汪味菜谱”所列种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