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万余株古树名木盼撑“保护伞”( 二 )

2016年3月,湖南省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古树名木资源普查试点省后,正式启动古树名木的资源普查工作。省绿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全省近5000名工作人员、技术专家的共同努力,至2018年底,全省已全面完成古树名木的外业调查、数据汇总、专家审查等工作,进入政府认定、社会公布、强化管理等环节,湖南共详查古树名木23万余株,其中10株被评为“湖南树王”,109株被选为“全省最美古树”。

从详查的树木组成来看,古树分布在67科、165属,共335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古树的有银杉、银杏、资源冷杉、南方红豆杉、水杉、水松、珙桐、钟萼木8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古树的有大叶榉等20种;属于省级保护古树的有青檀、武当木等20种;其中包括全世界仅南岳存有的两株野生绒毛皂荚,以及我国发现最早的古水杉群落之一的龙山洛塔水杉。种和属较多的是松科、木兰科、壳斗科、樟科等。

从地域分布看,除自然保护区外,95%以上分布在乡镇及村寨周边的风水林中,与宗教、民俗文化融为一体,蕴藏着丰富的政治、历史、人文资源,是当地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守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