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公司不是大公司的缩小版,而是一部学习机器( 三 )

初创公司不是大公司的缩小版,而是一部学习机器

第二个阶段是商业模式的放大和复制,即从1到N。这一阶段,企业需要的是快速复制、标准化的能力。成立于2014年的“我厨”通过自建中央厨房,利用其标准化能力来解决生鲜电商市场高度非标和高度易腐易变等痛点。同时,采用“冷链货车+电瓶车”的模式,在维持相对较低的成本下,支撑我厨不断增长的订单量,这正是通过规模化来摊薄成本的体现。

第三个阶段是成熟企业转型,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即从N到N+1。这一阶段,企业需要具备跨界转型、二次创业的能力。成立于2002年的芬尼克兹(中欧创业营校友企业)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与环保科技的国际化创新公司。从2006年开始,公司出于业务创新和激励员工的目的,开始尝试“企业裂变”,也就是在公司内部打造创业孵化的平台。项目来自内部,创业者来自员工,资金来自管理层个人投资和芬尼克兹公司投资。截至2013年,芬尼克兹已有7个项目成功孵化为独立公司,其中即使表现最差的一家公司年回报率也高达70%。

“初创公司不是大公司的缩小版,而是一部学习机器。” 在龚焱教授看来,相比于押宝在完美计划、完美执行的小概率上,创业企业不如小步快跑、科学试错,缩短犯错时间;从试错中不断获取认知、迭代认知,敏捷改进,最终找到正确的方向,调整合适的创业路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