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策略】金融对外开放如何重塑A股“定价体系”?( 四 )

过去在增量经济的环境中,各类产业周期都处在爆发阶段,房地产及其产业链的周期、基建周期、互联网红利的10年、随后3G、4G的移动互联,在各个产业整体爆发的过程中,每个公司,不论大小,都能享受到行业的红利,而其中小的公司反而能在这一过程中跑得更快,业绩增速g都有比较不错的弹性,于是A股的投资者更加关注短期1-3年g的爆发力,并在估值体系中给予PEG很高的定位。

但是,随着所有的产业周期都进入了扁平化的阶段,而新的以5G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周期又还没有真正形成,在此背景下,各类产业很难找到大量的公司,在短期业绩g上有很强的爆发力。存量经济中,“胜者为王”,伴随去杠杆的宏观背景,以往那些“跑得快”的公司,不是出现信用风险、股权质押爆仓,就是财务造假逐步暴露。

因此,在存量经济的情况下、新的科技产业周期爆发之前,A股的投资者不得不考虑和寻找能够“活得久、活得稳定、具有龙头地位”的公司,也就是在“定价体系”中不断提升长期稳定的ROE的估值权重。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之前被牢牢贴上了“周期属性”标签的行业龙头公司(比如工程机械、家电、水泥等),未来在“胜者为王”的存量经济背景中,随着业绩波动率的大幅下降,同时辅助以分红或者回购,如果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ROE水平,那么“定价体系”的迁移可能才刚刚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