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女孩苏雪蓉:从学汉语到教汉语( 二 )

苏雪蓉向医生解释,自己可以在诊所学习,让医生先试用自己一个月,不要工资。医生看苏雪蓉态度诚恳,就答应下来。

一般人接触汉语,都是从拼音开始学起,但苏雪蓉最开始面对的就是大量艰涩的医疗术语。“创口贴”“颈椎”“腰椎”……苏雪蓉每天都跟在诊所翻译身后,学习单词,记词汇和发音。一听到陌生的词汇,她就用缅语谐音记在小本子上。

工作以后,为了精进自己的中文,苏雪蓉参加了当地的孔子课堂,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每天工作到下午5点,晚上去孔子课堂上课、准备考试,到晚上10点、11点,披星戴月回家。

汉语不像缅语,会拼就会写,学会了拼音,识字能力依然等于零。即便对华裔,汉语也不会敞开一扇便捷的门。苏雪蓉只能自己找方法,阅读能力不行,就大量练习阅读电视剧的中文字幕,语音语调不够标准,就找老师帮忙正音。

渐渐地,一些机会开始主动来找她。苏雪蓉在孔子课堂学习期间,第十一届“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来到了缅甸。“当时老师说我的口语挺好的,可以报名试一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