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七年、独立一年,印象笔记在变得“对用户更友好”( 三 )

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往往面对本土化的问题,为了保证印象笔记的“中国基因”,在持股比例上红杉宽带、印象笔记与Evernote三方均衡持股,各占董事会一席。

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红杉宽带数字基金合伙人徐全利曾指出,“中方共占2/3的股权,这种决策架构可以保障印象笔记变成一个本土公司,而不是一个硅谷企业在中国的子公司来运转。”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印象笔记也获得了Evernote的全部源代码和其他知识产权授权。这意味着,印象笔记团队可以针对中国市场进行适应本土的功能更新。

除了印象笔记产品的功能更新,印象笔记还拓展了“大象”系列新产品线,比如说主题沙龙“大象识堂”、在线课程“大象学院”、涉及售卖文创周边的“大象好物”等等。

跳出工具软件的“套子”

在唐毅看来,印象笔记的愿景就是成为用户的“第二大脑”。所谓第二大脑,不仅停留在帮用户记笔记层面,还要收集、捕捉、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等。

但是从印象笔记的属性来看,其三个属性包括:管理个人信息的智能助手、提高团队效率的企业工具,以及有价值的内容平台。其中有两个属性都与云文档相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