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七年、独立一年,印象笔记在变得“对用户更友好”( 五 )

“过去一年C端用户不如B端高,我们会加快C端的发展,但B端是重要的策略方向,”唐毅对钛媒体表示。印象笔记也在争取企业级用户,“不管是to B还是to C,我们不会推出印象文档、印象表格和印象幻灯片,这不是我们看世界的方法。”

巨头入局云文档,是否会给印象笔记带来压力,对这一问题,唐毅对钛媒体表示“不存在”。在他看来,目前,用云文档、效率工具来概括印象笔记并不准确。

唐毅说,印象笔记已经是“跳出套子”的产物,不止具有工具属性,同时也具有内容分享属性。唐毅的构想是让印象笔记“具有知识付费的属性”。

也就是说,印象笔记将作为一个公开、开放的平台,让用户公开分享知识并从中获益。新功能——印象阅读可以被视作这一构想的雏形。

在去年的六周年庆上,得到创始人罗振宇曾透露会择机发布与印象笔记的合作,截止钛媒体发稿合作还未落地;不过,当前知识付费概念在国内已没有太多的商业想象力,用户的知识付费意愿也不够强烈。

为了达成其“第二大脑”的目标,印象笔记也与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在“知识图谱”领域展开合作。据唐毅透露,该合作目前还没有产品化,正处于研究状态中。(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芦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