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ES2019第二天——BY AI,AI技术赋能教育的N种可能( 四 )

\n \n

技术或者产业出身的大佬们 , 都在尝试将AI技术带进教育过程的“未来课堂” 。 AI时代信息的快速涌入 , 爆炸和繁荣 , 使得老师的课堂、决策和评定模式也面临着新的变革 。

\n \n


\n

李晓明:“学生不好好学”还是“老师没好好教”

\n \n

\n

CCF会士 , 北京大学教授 李晓明

\n \n

李晓明教授的报告在小芯看来 , 更多的是经验和观念的分享 。 李晓明教授从自身参加Learning@Scale2019和AI in Education (AIED) 2019大会的“破冰之旅”出发 , 指出了中国学界目前在交叉融合领域的保守和不足 。

\n \n

国外研究“大规模学习”和“人工智能教育”的开放会议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交叉性和创新性 。 几天的参会经历让李教授收获颇多:

\n \n

一 , 国外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的眼光是发展的 , 思辨的 。 面对某个现象性或者技术性新事物的冲击 , 他们回去探讨和预测对“教育”本身的影响 。 因此他们的研究得以是最新的 , 最尖端的部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