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退款争议背后:追星是追作品还是追数据( 十 )

不过,除了“数据”这一对明星热度简单直接的衡量方式,在没有更受认可的标准、或者评价维度出现之前,即便没有了类似“星援App”这类刷流量助手,粉丝们仍致力于微博上各个榜单数据的维护。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讲师吴舫认为,虽然部分粉丝自己认识到做数据的疲惫和无意义,但依然难以停下,因为现在作为“金主爸爸”的广告商,其市场调查也由传统的问卷调查、焦点小组访谈变成了对明星影响力的调查,因此粉丝认为数据就是人气最好的体现,做好数据能帮助偶像的事业。

半月谈杂志报道称,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我国粉丝群体趋于低龄化,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价值取向并未完全形成,粉丝文化及粉丝经济作为文化领域的新现象需要规范和引导。

朱巍认为,应加强网络文化治理力度,加大对各网络平台的指导和监督,避免“通过算法只推送偶像相关信息”或有意引导用户消费的行为;此外,社会和家庭教育也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网络平台、演艺人员、经纪公司、各大商家应共同维护法律权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与道德责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