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经济迅速降温:中国偶像产业链下全员投机( 七 )

5、产业链下的全员投机

面对韩国成熟的偶像造就体系,国产偶像的问题似乎就很好找出。

政策收紧:

去年,中国偶像产业进入主流视野,同时也开始了和政策的磨合。

去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偶像养成类节目。虽然并没有明确的提出如何管理,但“偶像”“练习生”等词汇都已被禁止提及。

因此,如今偶像选秀节目都紧紧的向着正能量的政策导向靠拢,公益、正能量、团体精神成了主旋律。同时,在赛制上,偶像选秀类节目不约而同的减弱了粉丝的权重,改为各渠道平台分流,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无法像过去直观地刺激粉丝的参与。

偶像质量:

韩国的练习生有多严格,所有人都知道。

以韩国知名团体Bigbang为例,练习时间为1年-10年不等。而目前正在中国发展的韩国籍女艺人Sara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过一些韩国的练习生制度:“一般的培训生(即练习生)在10岁左右就要进入公司,在15岁的时候就会通过考试选拔艺人,这个过程是非常严格的,从声、台、体、表,包括化装造型都要学习,而且有严格的考核,不合格的会随时淘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