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环再无“公关名媛”( 三 )

从国贸一期到二期、再到彼时“京城第一高”的三期塔楼 , 这片建筑群见证了首都最贵地价是如何飙升的 , 也目睹了在最贵地价之上众多关于权利、资本、人情的故事 。 而在这些故事之中 , 有一群人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 就是公关 。

和北五环的“码农”、西三环的“金融民工”一样 , 东三环的“公关名媛”靠着地域+职业的标签属性为人熟知 。 围绕她们的目光中有艳羡、有好奇、也有偏见 , 但鲜有人真正知晓“公关”这个舶来品在进入国内后是如何吸金、本土化 , 后又裂变出自媒体等新生形态 。

为了看清这些问题 , 蓝媒汇找到在东三环沉浮20年的资深公关沈琳 , 试图通过她的口述 , 揭开这个群体背后的故事 。

01

1998-2003:掘金

1998年的冬天 , 25岁的沈琳辞掉了稳定的国企工作 , 决意和男友一起来北京掘金 。 南下的火车上 , 手里握着用一个月工资换来的Walkman , 沈琳和男友用耳机分享王菲空灵且带有高级感的嗓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