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环再无“公关名媛”( 四 )

“相聚离开 , 都有时候 ,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 ”专辑封面上 , 王菲的晒伤妆仿佛有一种魔力 , 让沈琳愈发向往家乡之外的花花世界 。

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她想:香港太远 , 不如就去北京 。

想象中的颠沛流离没有出现 , 来到北京的沈琳在朋友们帮衬下很快安定下来 , 凭借良好的外形条件和专业条件 , 顺利入职一家外企 , 担任公关 。

“公关”这个词 , 在那个时代很受误解 , 陪酒、吃喝、拉关系、权色交易……很多女孩一边向往那样的高薪生活 , 一边用世俗偏见安慰自己 。 但沈琳不怕 , 她相信公关的职业性和专业性 , 更重要的是知道这份工作能赚到更多的钱 。

20年后 , 已经坐上高管职位的沈琳还是会忍不住回忆起刚入行的那段高光时刻 。 那一年 , 东三环的大街上 , 仿佛遍地黄金 。

有钱到什么程度呢?

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 , 围绕国贸一期、二期 , 北京财富中心、汉威大厦、嘉里中心等写字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 落户这里的企业中不乏埃克森美孚、壳牌石油、中国工商银行、普华永道等知名高薪企业 。 当然 , 也少不了公关公司的身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