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无钱可赚( 九 )

电子烟品牌HIMOP、北京海曼普公司总经理余磊认为 , “早年美团做外卖 , 滴滴做打车 , 都是靠补贴烧钱来买流量 。 电子烟的媒体广告投放被限制 , 品牌商为了获取流量 , 只能将利润让给渠道 。 ”

有电子烟业内人士向燃财经算了一笔账 。 在品牌商激烈竞争的情况下 , 一套毛利30元的电子烟 , 每个月要至少卖掉5万套 , 才能覆盖掉售后、推广、人员等成本 , 实现盈亏平衡 。 然而 , “真正一个月能卖5万套的品牌也没几个 。 ”

钱都被谁赚走了?

优质渠道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香饽饽 。 大众眼中的“暴利” , 是被渠道赚走了吗?

邱懿武举了一个例子 , 他带着团队去商场谈一个摊位 , 对方一听是电子烟企业 , 就死死咬住价格 , 一分也不松口 。 “他们就觉得你电子烟企业都是非常有钱的 , 而且你不来做 , 其他家抢着要 , 你爱要不要 。 ”这让邱懿武感到郁闷 , 有一种被打劫的感觉 。

刘辉东说 , 有电商平台已经找上门来 , 邀请他对今年双十一进行广告投放 。 “他们就说今年双十一电子烟肯定会打得很激烈 , 反正感觉全世界都觉得电子烟企业都超有钱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