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膏龙头卖起了口红!这些年,跨界借东风的国货都怎么样了?( 七 )

在“跨界”路上苦苦挣扎 , 更是数不甚数 , 比如国民饮料娃哈哈 。

2002年 , 娃哈哈进军童装市场 , 由于品牌定位失误 , 最终惨淡收场;此后 , 娃哈哈又转战奶粉、白酒、健康产业 , 均反响平平 。

在跨界路上“越走越远”的娃哈哈却不愿就此回头 , 去年12月1日 , 娃哈哈在发布特别版营养快线之际 , 顺势推出彩妆盘 , 跨界美妆业 。 但这种好似临时强加的新元素消费者并不买账 , 直到3日下午 , 5000份眼影盘仍未售罄 。

而此番 , 在一轮网络围观的喧嚣过后 , 马应龙口红的销量平平 , 雁过无痕 。

此外 , 跨界产品只注重噱头 , 却不把控质量 , 买家频频踩雷的局面 , 也给品牌方 , 带来了反噬 。

国货跨界突围并非一朝一夕 , 而是多年来“内外兼修”的双重结果 。 对自身产品的深入解读、对产品品质的严格把控 , 以及对跨界对象、营销时间节点的选取 , 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