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明分享写作之道 除却“三真”不为文( 三 )

侯志明的写作,首先,写的内容都是实存的真人真事。写父亲母亲,写老师,写妻子,写儿子,等等,都是真人真事,熟人熟事,毫不陌生。写完还要读给他们听,看对不对。不对马上改。其次,还要是他熟悉的,他被打动的真人真事。

写真人真事,对有着丰富阅历的侯志明来说,得心应手。侯志明是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人,求学是在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工作时先在沈阳矿务局,后到新华社辽宁分社、四川分社,之后又去了峨眉电影集团,现在则在四川省作家协会担任领导职务。他的工作变动之多,地域挪动之大,都比较少见。这使他的生活经历变化多端,人生感受也异于常人。这些都为他的散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坚实的基础。侯志明也清晰认定,自己就是散文写作的“业余爱好者”。

他的感悟思索来路和去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省作协工作的侯志明,有很多与作家同行的机会。有一次看了阿来的一部作品后,侯志明对阿来说,自己泪流满面且一夜无眠,“想象不到您在创作过程中掉了多少眼泪。”阿来说:“是真的,只是要尽量克制。一来不想太放纵,二来要使文本节制”。这个回答,让侯志明深受启发,“我知道了,尽管是用真情写,也要克制,不能放纵。我想这也算对读者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