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定好您的闹钟,宝瓶座δ流星雨即将达到最大高峰,您准备好了吗( 五 )

历史

GL Tupman于1870年记录了(当时还未命名的)宝瓶座流星雨(δ流星雨)的观测结果 , 绘制了7月27日至8月6日观测到的65颗流星 。 他标出了其辐射点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 这在以后得到了纠正 。 此后Ronald A. McIntosh基于1926年到1933年更多次数的观测重绘了路径 。 他确定了其辐射点起于RA=334.9° DEC=?19.2° , 终于RA(赤经)=352.4° DEC(赤纬)=?11.8° 。 Cuno Hoffmeister和德国观测员团队在1938年左右首次记录了宝瓶座流星雨北支的特征 。 加拿大人D. W. R. McKinley于1949年观测到了宝瓶座流星雨的两个分支 , 但他并未将两个辐射关联起来 。 直到1952年 , 给出宝瓶座δ流星雨准确速度和轨道的天文学家Mary Almond才将南北两支联系起来 。 她使用了“更具选择性的射束天线”(回声无线电)来识别可能的成员流星并绘制出准确的轨道平面 。 她的文章中称它是一个广泛的“轨道体系” , 该体系可能是“通过一个扩展流连接并产生的 。 ”通过对轨道的照相观测 , 这一说法在1952-1954哈佛流星计划中得到证实 。 该项目还为证明“抛射物的演变受木星的影响”这一论点提供了首个证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