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的用武之地(高峰之路)( 三 )

“活着就是为了讲故事”

什么是艺术?艺术就是沉湎于故事的仪式之中,在故事中释放生命情感,寻思生活秩序,思悟人生真谛,由此达到一种认识、情感、意义的满足。对故事的喜好,是人类深层次需求,更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刚需”。尤其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紧张工作生活之余,人们需要在故事中放飞心情、安顿思绪,这就是文学艺术的用武之地。创作者最大本事就是讲好故事,最大困境就是缺少好故事。没有好故事而强行写作,怎能不令人厌倦,门庭冷落。

想想托尔斯泰的豪言壮语:活着就是为了讲故事!编剧罗伯特·麦基说,一个作家75%精力要放在写故事上。昆德拉将小说分成三类——叙事的、描绘的、思索的,哪一种小说里没有故事?无非是故事表述方式和结构方法不同。中国四大名著自诞生之后,先后被改编成数百种戏曲作品,在戏曲界有“三国戏”“水浒戏”“红楼戏”之分……经典中故事之密度、叙事之结实,令人惊叹。即便另类如《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早晨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不也是故事吗?这部小说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和这个故事的冲击力脱不开关系。并不是只有叙事的小说才需要故事,所谓思索的小说,也要有一个血脉和框架,才能把这一堆东西框住,不能漫无边界,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个血脉和框架,实际上就是故事。故事是小说叙事的架构,是思想的载体,为描述提供支撑。没有故事这个筐,没法往里面放人物、放情节、放精神,就不成其为小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