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经之声】大数据技术及其行业应用:基于铁路领域的概念框架研究( 三 )

当前,大数据在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可大致将其归纳为两类:一是对宏观经济的预测,优化传统指标或构建新的预测指标;二是建立经济变量的联系以期进行关联,挖掘用户特征,达到优化改善企业经营及销售的目的,这里主要涉及大数据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在第一类预测问题研究上,主要是通过搜索引擎(如Google Trends、百度指数等)和数据抓取(也称为网络爬虫)来获取数据进行预测分析,这些预测指标主要包括GDP、失业率、房地产、通货膨胀,等等。Askitas和Zimmermann[2](2009)、McLaren和Shanbhogue[3](2011)、Vicente等[4](2015)分别运用搜索引擎得到的数据对德国、英国、西班牙的失业率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真实值较为接近、效果良好。Cavallo和Rigobon[5](2016)主要阐述了麻省理工学院2008年启动的“十亿价格计划”,通过抓取网络上公布的多种商品价格数据构建指数来研究美国、阿根廷等20多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指数,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这种大数据研究方法更为接近真实水平。国内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晚,姜文杰等[6](2016)运用百度指数,通过构建系列模型预测了上海的房价走势;李凤岐等[7](2017)通过百度搜索查询指数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虽然存在偏差,但仍与真实值接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