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70年变迁:从“0”开始的故事( 七 )

苏奶奶说,以前根本不敢想能吃上进口药,自从吃了络活喜,她很少再吃别的降压药了。“现在一天只吃一次,就算偶尔忘记吃药,血压也不会升高。”

中外企业角力降压市场

拿着高血压检查单,走出药店的李先生在网上检索后发现,目前在售的降压药竟然涵盖5大类50余种药品:进口药、国产药、口服的、注射的……乱花渐欲迷人眼,他一时不知该如何选择。

除了辉瑞,其他跨国药企业也纷纷进入中国,为中国高血压患者提供更有个性化的高血压解决方案。

有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降压药市场规模为583.7亿元,占据心血管系统药物22.8%的市场份额。在这片辽阔的降压药市场上,前十大降压药生产企业包括辉瑞、诺华、拜耳、默沙东、赛诺菲、阿斯利康6家跨国企业,以及华润双鹤、扬子江药业、施慧达药业、华海药业4家本土企业。他们在每一片市场都展开激烈竞争。

从相关数据观察,虽然国内降压药销售额在城市基层医院、零售药店、农村基层医院以及县域等级医院的市场占有率均高于外资企业,但外企品牌在城市等级医院的销售占有率高达64.8%,几乎是内资企业(35.2%)在该渠道市场份额的2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