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明消费新势力的崛起,我们带来了一份研报 | 2019 中国新消费①(13)

首先,瑞幸利用社交关系裂变拉新。咖啡是一种天然契合“社交场景”的饮品,在常规的品牌曝光外,瑞幸的一大部分预算被用作用户补贴 —— 通过已有用户的社交分享和传播,不断地滚大用户雪球。

但获客只是开始,大量的公司获客之后没有对流量做运营、沉淀,导致营销效果白白流失。瑞幸是一个将数据运营到极致的案例。

瑞幸的策略是,将大量裂变而来的用户沉淀在“私域流量池”里 —— 即瑞幸自己的小程序、App 以及服务号。瑞幸 COO 杨飞曾在其分享中提到,瑞幸的后台对用户采用 One ID 的形式,即微信、app 互相打通,可以自动对用户打上标签、实现后续的刺激转化。

“千人千券”就是实现刺激转化的方法。在促活和促进更多变现的环节,瑞幸利用了“数据化”的手段 —— 给不同用户推送不一样的优惠券,比如复购高、喜爱咖啡的用户,和复购低、只买非咖啡饮品的用户,得到的优惠券不同,以此来刺激用户反复消费。至于如何识别不同用户?这是瑞幸通过 DMP(数字管理平台)实现的,即利用上述提到的 One ID,结合瑞幸给所有用户打上的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