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明解决方案 破解安全生产困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对轨道交通设施建设的需求逐步增大,国家对建筑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对企业在施工作业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施工风险管控、以及工程转包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百度搜索地铁安全事件,7月份就有好几起报道,地铁建设当中连续发生的事故,原因在于,抓牢安全生产意识方面还不够强,企业的主体责任发挥得不到位;对风险的预判和预测不足,在响应方面做得不到位;监管方面不到位,包括劳务的分包过程等。

据相关报道了解:工程中,为了减少耗材,项目中混凝土垫层从施工要求的20厘米减少到了10厘米左右,(每施工50米能节省约8吨)。钢筋铺设的间距也从20厘米变为23-25厘米。(间距加宽,一米的距离就能省12米钢筋。实际完工的1.5公里管道,比图纸省了25吨左右的钢筋。)

几期报道,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让许多问题在事实面前无法回避、无所遁形。

安全生产的困局:核心业务流程监管和记录的缺失

在施工过程中,不论是项目方还是施工方,都是按照安全生产相关制度进行分派任务、监督、施工,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发生了人命关天的安全事故,我们不禁要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