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德、万达、华润置地等9大房企的魔都商业地产“争夺”战!( 二 )

在这场“争夺战”中,赢商网选取了9家颇具规模的房企——凯德、瑞安、新鸿基、印力、华润置地、万达、宝龙、龙湖、崇邦进行比较分析,以探求以下问题的答案:不同的企业,在打开上海市场和布局策略上有何差异性?目前在上海的商业版图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它们又会如何规划,以保持自身地位?

尽管这些企业进入上海市场的时间不尽相同,布局的商业项目数量有多有少,甚至在布局策略上存在大相径庭的现象,但无疑进一步证明了上海商业地产市场的多样性。

01

最早开业者积极调改

“新进者”转向新兴商圈

回顾上海的商业史,不得不提“四街四城”八大商业中心(南京东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徐家汇商城、新上海商业城、豫园商城、新客站不夜城),该规划建设始于1992年,对上海商圈的演变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年后,外资百货在上海掀起连锁扩张潮,淮海中路日本华亭伊势丹百货、香港瑞兴百货、徐家汇太平洋百货等相继开业,加上这一年上海第一条地铁——地铁1号线开始试运营,购物中心的商机渐显,淮海中路、徐家汇、不夜城、南京西路等地铁沿线商办地块,成为热门抢攻之地。而在黄浦江的另一侧,继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百货——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成立后,陆家嘴金融区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商业项目,即:上海华润时代广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