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偷袭地球 3万年可能成功一次( 二 )

面对这颗被命名为“2019 OK”的小行星,有网友称,“差一点就被KO了”,“最终还是躲过了浩劫”。那么来自天外的威胁是否完全消除了?人类能否像科幻电影里一样,抵挡这些小行星的撞击呢?8月1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对话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科学家赵海斌,解读这片灿烂星空里的潜在威胁。

小行星的破坏力足以摧毁一座大城市

应该没有哪个职业比天文工作者更加“忧天”,也更深知宇宙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

7月25日,直径约57米至130米、代号为“2019 OK”的小行星,成功躲过全球几乎所有天文台的“眼睛”,以24.5公里/秒的速度直奔地球。

直到在它临近地球前一天,才被巴西SONEAR天文台捕捉到,天文学家们花费数天时间弄清了它的大小和轨迹。之后,该天文台公开发文称,这颗小行星是今年截至目前观察到的最大一颗、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与地球最近距离仅7.4万公里,相当于1/ 5的地月距离。

对于它的讨论,也迅速在微博等平台成了热搜,当网友调侃,死神的刀刃与地球擦肩而过时,各地天文工作者则因这颗未能提早被发现,且体量较大的小行星而感到后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