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偷袭地球 3万年可能成功一次( 四 )

根据目前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4月,全球天文学家共发现近2000颗PHA,“也别太担心,这种规格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的平均概率约3万年一次。”

应对天外来客共同寻找并全球预警

对地球而言,

其实已被不少直径较小的小行星“光顾”过,但大部分都被天然防御机制——大气层给消耗了。但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就遇到一起有威胁的陨石事件:一颗直径约17米小行星“偷袭”,造成上千人受伤、三千座左右的建筑受损。

那对这些可能到来的浩劫,我们是否已做好应对准备?赵海斌表示,应对这些天外来客,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观测,比如能提前数年、数十年发现,就有充足的时间寻求应对方法,倘若像这次一样发现时间太短,就难以应对了。

对于这件关乎地球和人类存亡的大事,早在2013年12月联合国便成立了国际小行星预警网(IAWN),中国也加入了其中,在共同寻找并进行全球预警。

在科幻电影中,也多次提到过小行星撞击的场景。有研究者提出核弹应对、卫星撞击等方式来改变小行星运行轨迹,从而使它们避开地球。“目前还可能无法有效应对,但我们一直在努力进行监测,并在努力寻找应对方法。”赵海斌说,相信随着不断探索和科技进步,在未来人类会有能力应对这些来自天外的威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