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失蹄,谁在编织涪陵榨菜“神话”?( 四 )

“烟、酒和某些慢性病的药品,是能‘成瘾’的,所以特定消费群体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食品类龙头逻辑稍微不一样,这些属于大众消费品,普通消费者对大众消费品的价格相对不敏感,而海天、涪陵处于类似于垄断地位,市场份额高,受到追捧。”8月2日,广州轩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谭长贵受访指出。

涪陵榨菜的辉煌,始于此。

招商证券数据显示,2017年开始,机构就消费达成了一致开始大幅加仓食品饮料,持仓比例从2016年底的18.3%到2018年二季度接近30%。再加上机构加仓的医药中也有大量消费属性的标的,对消费抱团基本形成。

也正是在2017年至2019年7月30日(2019年中报披露前)期间,涪陵榨菜累计涨幅高达220.73%。

在此之前,涪陵榨菜甚少收获投资客的目光,其在资本市场发展并不顺畅,除了上市6年股价不温不火外,并购扩张也接连受挫。

2013年,涪陵榨菜提出“大乌江”战略,开始探索兼并收购来加快业务做大做强,在2015年10月通过定向增发成功收购国内泡菜行业知名品牌——四川惠通,迈出并购发展的第一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