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失蹄,谁在编织涪陵榨菜“神话”?( 五 )

彼时,涪陵榨菜董事长周斌全曾豪言:“四川泡菜,它的市场潜力肯定比涪陵榨菜大”,但至今,泡菜为上市公司贡献的营收也不到7%,2019年上半年,泡菜业务的营收还微降了5.87%。

2016年4月,涪陵榨菜筹划收购的调味品企业因交易价格问题而终止并购,2017年又尝试收购东北大酱企业,但也未谈妥。

谁在追捧“神话”

数据显示,上市近九年的时间里,wind共收录了276篇涪陵榨菜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绝大多数都是近三年来编写的。

一个尴尬的对比是,2017年之前的近七年时间内,涪陵榨菜只收获了58篇卖方研究报告,但2018年这一年,涪陵榨菜的研报数量就超过107份。

而在这些研究报告中,“低线市场的消费升级”“提价”“高增长可期”是最常出现的高频词汇。

多方的渲染之下,一个“定价权高”“渠道、品牌优势集中”的“细分行业龙头”形象,被大量的市场参与者接受,公募基金的不断接力,成为推高涪陵榨菜的重要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