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人工智能高效发展,还要符合伦理,该怎么做?( 七 )

在国内,以腾讯为例,自2018年1月在国内首次提出「科技向善」以来,腾讯已将「科技向善」作为新的愿景与使命,并积极践行「科技向善」理念,例如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致力于打造「救命的AI」;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失踪人口寻找,协助警方打拐寻人,包括基于「跨年领人脸识别」助力警方寻回被拐十年儿童,这在人工智能之前依靠人力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此外,发起FEW项目,将人工智能应用于食物、能源和水资源(FEW),致力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此外,在今年3月提交的建议案《关于加强科技伦理建设 践行科技向善理念的建议》中,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呼吁在全社会、全行业积极倡导「科技向善」「负责任创新」「创新与伦理并重」等理念,并建议加强科技伦理的制度化建设,加强科技伦理的教育宣传。

最后作为总结,现代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以异乎寻常的速度整合和相互建构,但其高度的专业化、知识化和技术化使圈外人很难对其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有准确的认知和判断,没有来自科技共同体内部的风险预警和自我反思,任何一种社会治理模式都很难奏效。因此只有通过科技伦理教育宣传增进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在伦理上的自觉,使其不仅仅考虑狭隘的经济利益,而且对技术发展应用的潜在影响及其防范进行反思和进行预警性思考(precautionary thinking),才有可能通过广泛社会参与和跨学科研究评估的方式来实现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良好治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