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集体告别“地王” 高价地会让他们亏钱( 三 )

早在2010年,国土部就曾印发《关于严格落实房地产用地调控政策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地价动态监测,对招拍挂出让中溢价率超过50%、成交总价或单价创新高的房地产用地,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在成交确认书签订(中标通知书发出)后2个工作日内,上报国土部和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这些“异常地块”,在市场人士看来可以类同于“地王”。此后至今的三年多里,土地市场都显得“乏善可陈”。无论单价还是总价,都没有出现真正令人信服的“地王”项目。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有地产业人士发出了“地王已死”的感叹。

2

地王为何消失

地王逐渐消失,已经是无可否认的现实。然而,地王消失的深层原因更值得注意。

过往地王遇到的“烦恼”和改变的市场环境,是今年高价地在市场上不再吃香的重要原因。

地王高高在上,能遇到什么样的烦恼?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分析认为,地王项目的土地单价一般相当于项目售价的50%以上,加上人力、资金、建安等成本,在限价的条件下,很多地王项目微利甚至有可能亏本。再加上在融资端的收紧等因素,开发商们更不敢轻易拿高价地。

推荐阅读